18PO免费看,脸红心跳
18PO免费看,脸红心跳 > 大明国师 > 第657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657节

 

很多官僚年轻的时候看不懂,直到多年以后的某个瞬间,才会幡然醒悟。

对于朝廷来说,做“实”事很重要,做“虚”事也很重要,有的时候甚至是“虚”指导“实”,而非“实”指导“虚”。

“一则少非议,二则振纲纪,三则重诏令。”

“如今京中各部、寺衙门,凡各衙门章奏奉旨,有某部看了来说者,必是紧关事情、重大机务;有某部知道者,虽若稍缓,亦必合行事务,或关系各地方民情利病,该衙门自行斟酌轻重缓急。”

“然而朝廷各级诏令传递、反应之缓慢,实在罕见,中枢尚好,各地方尤属迟慢,有查勘一事而数十年不完者,文卷委积,多致沉埋,干证之人,半在鬼录。”

这“干证之人,半在鬼录”给朱棣逗笑了。

确实存在这种情况,让地方去核查一些数据,几十年都查不明白,相关的人有的都死了,那也就死无对证了,一切秘密,自然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烟消云散,从根本上来讲,就是中枢的诏令越往下力度就越低,越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就越自行其是。

“重诏令者,便是中枢部、寺等衙门,凡大小事务,既奉明旨,须数日之内,即行题复,若事了然,明白易见者,即宜据理剖断,毋但诿之抚、按议处,以至耽延。其有合行议勘问奏者,亦要酌量事情缓急,道里远近,严立限期,责令上紧奏报,该部置立号簿,发记注销。如有违限不行奏报者,从实查参,坐以违制之罪,吏部即以此考其勤惰,以为贤否,然后人思尽职而事无壅滞也。”

这就是主张雷厉风行,拒绝推诿,提高办事效率的意思了。

这点很对朱棣的胃口,朱棣就是一个执行力很强的人。

朱棣点了点头说道:“今后中枢各部、寺一切奏章,务从简切,是非可否,明白直陈,不得彼此推诿、徒托空言。若是坚持这般,大小臣工便可秉公持正,以勤勉为业,如此治理可兴、风俗可变,国师所言甚好!甚好!”

“四则核名实。”

姜星火拿着京察的结果干脆说道:“不少官员,上奏朝廷建议条陈连篇累牍,然而一到京察,核查其本职工作却茫然无知,户部主钱榖者不懂出纳之数、刑部司刑名者未谙律例之文,这便是名不副实。”

“世上不患无治国才,而患无用才之道,故此,国朝用人必考其终,授任必求其当,有功于国朝,即千金之赏,通侯之印,亦不宜吝;无功于国朝,虽颦睨之微,敝袴之贱,亦勿轻予。”

方才说了不少务虚的东西,眼下姜星火方才算是图穷匕见。

“如何能名副其实?按此番京察,便是几点。”

“其一是打通官吏通道。”

“国朝积弊便在于官吏之间,有云泥之别,而中枢各部、寺衙门佐吏,未尝没有升任之才,允许官吏相通,官可降吏、吏可升官,如官有缺即以吏升任之。”

“此举万万不可!”

蹇义这时候终于忍无可忍。

姜星火说的前几条,蹇义还没什么反应,因为都是一些务虚的东西,什么少议论少内耗、按规矩法度办事、少讲人情世故、提高办事效率这些你说重要就重要,你说不重要,放个屁就过去了。

但打通京城各部门的官-吏通道,那可就是真的触动很多人利益的大事情了。

而且最可怕的是,恐怕姜星火此举,会得到很多人的支持!

有多少有能力的积年老吏,一辈子都是不入品的吏?这些人太渴望成为官员了,而如果姜星火给了他们这个机会,那么变法派的力量,恐怕会在基层骤然猛增,因为这些吏如何因此成为官,那就是得益于此,便要维护关于这方面的变法,决不能再让自己被打回原形。

而作为吏部尚书,在这种对他而言是大是大非的问题上,蹇义是绝对不会动摇的。

这个时候,哪怕蹇义知道皇帝冷眼旁观下所暗藏的态度,他也必须站出来阻止!

在蹇义看来,姜星火所谓的官吏互通,那根本就是不能也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。

官是官,吏是吏,让胥吏成为官员,天下的规矩岂不是乱了套了?

“朕知道你担心的事情。”

看着激烈争吵起来的两人,或者说两派观点,朱棣却神色依旧平静。

“想来国师既敢提出此议,自然早已考虑妥当,但如今时机还不成熟,说其他的吧。”

听闻朱棣话语,争吵的双方暂停了下来。

虽然姜星火说的非常轻描淡写,但朱棣心中对此事能否顺利执行下去仍然有些怀疑,毕竟姜星火刚才所说的事情实在太过骇人听闻,这简直就是把整个朝堂,甚至将整个天下,变成了另外一种模式!

但这也不排除是“拆屋开窗”就是了

姜星火微微颔首:“先讨论其他的。”

“想要名副其实,其二便是裁汰各衙门冗员。”

“凡京师内外各衙门,官有额定员数,而多余添设者,若吏典、知印、承差、祗候、禁子人等,当严格核查是否是衙门真实需要,若非所需,则以冗员罢黜处置。”

“其三便是限制‘隐性官员’权力。”

“举人、监生、生员、冠带官、义官、知印、承差阴阳生、医生,但有朝廷职役者,如以权谋私,行止有亏,当俱发为民。”

“其四则是严惩盗卖国家物资。”

“京师各衙门仓库凡监临主守,将系官钱粮等物,私自借用,或转借与人者,当以监守自盗来论,或充军、或问斩,方可杜绝此歪风邪气。”

四条“务虚”,一则少非议,二则振纲纪,三则重诏令,四则核名实,算是整肃风气的运动口号。

核名实中又有四条务实办法,打通官吏通道、裁汰各衙门冗员、限制‘隐性官员’权力、严惩盗卖国家物资。

除了“打通官吏通道”阻力可能比较大,暂时不予考虑以外,后三条务实的整顿风气策略,虽然落脚点比较小,但胜在踏实能执行,以此整肃风气的同时开展针对行动,在朱棣看来,是完全可行的。

“国师说的有理,这样,先容朕看看京察的结果,若是确有其弊,接下来便召来商议,再照这般来整顿革新。”

朱棣没有一口答应下来,而是正式从姜星火和蹇义的手中接过了京察的结果。

姜星火所提的不管务虚还是务实的革新,都是能执行下去革新吏治风气的,他也知道朱棣还需斟酌,为此倒是没什么失望,又说了些其他事情,便离开了。

待蹇义和姚广孝也离开后,朱棣看着老和尚离开的背影,坐在龙椅上面沉吟着,眉头紧锁。

他身穿黑色的龙袍,显得有些威严而令人难以接近。

朱棣抽出了一个匣子,里面的密折,都是这段时间弹劾姜星火主持京察,有任人唯亲、排除异己行为的。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